关税:财政部长轻描淡写,美联储能否置身事外?
关税这事儿,真能像财政部长说的那么轻描淡写?
最近,美国财政部长斯科特·贝森特关于关税的言论,听着就让人心里犯嘀咕。他说什么关税只会带来“一次性价格调整”,不会导致长期通胀。这话,怎么听都像在给市场吃定心丸,顺便暗讽一下之前的拜登政府和美联储。当年,他们可就是因为误判通胀是“暂时的”,结果错过了最佳的加息时机,害得2022年通胀率飙升到几十年来的最高点。
贝森特这番话,表面上看是解释特朗普政府的新关税政策,实际上,在我看来,更像是在为自己的政策辩护,顺便甩锅给前任。他说关税是为了调整国际经济体系,防止美国承担其他国家的经济失衡压力,还说要遏制对廉价进口商品的过度依赖。这话听起来挺有道理,但细想一下,真能解决问题吗?
“美国梦”的本质,真的是摆脱“廉价商品”?
贝森特还说,“廉价商品的获取并不是‘美国梦’的本质”。这句话,我个人是不太认同的。“美国梦”的核心,当然是繁荣、社会流动性和经济安全,但这并不意味着要完全抛弃廉价商品。毕竟,对于很多普通家庭来说,能够以更低的价格买到生活必需品,也是实现“美国梦”的重要一步。
而且,提高关税,真的能让所有美国人都过上更好的生活吗?恐怕未必。短期来看,企业很可能会把增加的进口成本转嫁给消费者,导致物价上涨。这对那些低收入家庭来说,无疑是雪上加霜。
关税这把双刃剑,美联储真能置身事外?
贝森特说,关税带来的价格调整不应该影响美联储的货币政策决策。这话,我听着就觉得有点天真了。要知道,美联储的主要任务之一,就是控制通胀。如果关税真的加剧了物价上涨的压力,美联储怎么可能坐视不理?
要知道,美联储在2024年底已经连续降息三次,到了2025年初就暂停了进一步的调整。市场普遍预计,今年年底前美联储可能会再降息三次,以应对美国经济增长放缓的风险。但是,如果关税导致通胀抬头,美联储的降息空间肯定会受到限制,甚至有可能被迫重新加息。
更重要的是,如果关税政策真的导致供应链调整,迫使企业把生产转移回美国,这无疑会增加企业的运营成本。而这些成本,最终还是要由消费者来承担。这样一来,通胀压力可能会更加持久,美联储的货币政策也会面临更大的挑战。
当然,如果企业真的能够通过本土化生产降低成本,长期通胀风险可能会得到控制。但这需要时间和投入,而且也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。
总而言之,关税这事儿,远没有贝森特说的那么简单。它就像一把双刃剑,既有可能调整国际经济体系,也可能伤及自身的经济发展。至于最终的结果如何,恐怕还要看特朗普政府的后续操作,以及美联储的应对策略。但可以肯定的是,我们这些普通老百姓,恐怕还是要捂紧自己的钱包,做好应对物价上涨的准备。
参考资料:
- 汇通财经APP相关报道
1.本站遵循行业规范,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;2.本站的原创文章,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,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;3.作者投稿可能会经我们编辑修改或补充。
